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,如何成功的分配任务
卓越管理的秘密

门后的秘密——卓越管理的故事

摘要 本文内容主要来自《门后的秘密——卓越管理的故事》,英文名:Behind Closed Doors Secrets of Great Management。在2013年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就感受益匪浅,现在又重新看,越发觉得这本书写的都是大实话。非常推荐读者亲自去读。

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

指导也是管理者工作内容的一部分,但它着重于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。指导是一种帮忙与被帮忙的关系,所以一定要确认对方想要得到你的帮忙。

指导常常被忘记是管理者工作的一部分。因为管理者本身也会有能力不足的地方,“指导”的过程会暴露这些不足给下属。所以,设计组织时,要想办法让“暴露不足”成为常态,而不是羞耻。

有效的指导的一些准则:

  • 帮助员工想出备选方案 有些管理者会想:如果还要我帮他想出备选方案,我还招他做什么。这是老旧的管理思想。我个人有以下理由需要帮助员工想出备选方案: 1. 避免失控,因为你了解方案的上下文,你才有能力判别是否失控。 2. 员工掌握的信息不足,无法做出最优方案。比如如果他不知道公司在长期业务的发展,是不会知道架构上哪些方面应该更灵活,哪些方面应该更固定。需要管理者帮忙他。 3. 与员工协作,而不只是丢一个点子。

  • 就每一个备选方案的影响进行讨论。不要试图得到某一特定结果;应该鼓励对方从他的视角尽可能深入地去探索每一个备选方案。表达你的观点,但应让你的指导的这名下属根据自己所需,做出选择。

    这个过程,其实,也是管理者学习的过程,学习别人的思考过程,同时,也可以从“思考过程”级别对员工进行指导。

  • 制定行动计划

  • 在一对一的会谈时,跟进这一行动计划找出成功的部分,对不成功的方法做出分析,尝试新的技术或者行为。完善并提高奏效的方法,纠正没有起到作用的方法。

    在我的经历中,鲜有组织会对过去做这些分析总结。因为有不少组织文化是不愿意面对失败过去的。也不愿意让员工知道自己的失败,有一部分原因是怕员工知道这些失败,对组织没有信心。

**小小结:**当一个管理者本身能力不足,就谈不上有指导。比如,你根本就不懂SQL,谈何指导下属提升SQL性能的优化;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管理者有能力,但不懂得如何有效指导,这是一种浪费。设计组织时,应该考虑如何帮忙这类员工

有“绩效管理”思维的人可能会想,让“指导”成为KPI的一部分不就可以了?但是,如何设计这项KPI呢?我个人认为,让“指导”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才是解决之道。

成功地分配任务

需要分配任务的理由:

你不可能每件事都亲力亲为,总有一天你需要将管理类或者技术类工作分配给其他人。(不要认为这做是偷懒逃避责任,你是在给别人提供机会。)

在行业内经常听到:教会他做的工夫,我自己都做完了。我们需要做办法说服这类员工。

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?因为他所在的组织没有“分享”的文化。更有甚者,某些组织或管理者会抑制分享文化,因为分享文化提高了员工能力的透明度,最终会暴露出组织或管理者本身能力的不足。

成功地分配任务的一些准则:

  • 明智地选择你的分配任务对象。这名员工应该想要承担更多的责任,并已经确认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,这项工作正好适合他的职业发展方向。不要选择对这项工作不感兴趣的下属接受任务。

    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是达不到这一准则的。因为他根本不了解自己的下属职业发展方向。

  • 阐明你对这项工作的期待:什么样的成果才你能接受的。

    在软件行业,特别是互联网行业,很多管理者也不完全知道自己对某项工作的期待。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管理者应该将这一点表明给下属听。

  • 明确表明不被允许的方法

  • 确定阶段性里程碑。当你做出分配工作的决定后,确保这一决定至少分为两部分:做出备选方案;选择其一。一定要表明哪一(些)部分是你分配下去的,如果在这两部分工作之间的某一点,你想进行检查,请明确地提出来。

    这一点非常重要。“结果导向”的管理方式大行其道,这给很多管理者不进行过程管理的理由(这类人常常将“我只要结果,不管过程”这句话挂在嘴边)。同时,要确定阶段性里程碑,是需要有相关业务的能力的,所以,我常常好奇那些不懂技术的管理者是如何管理软件研发团队的。

**小小结:**在我个人看来,“分配任务”的能力很能体现一个管理者的能力。他必须有全局观,这样才能知道如何分配,效率才能达到全局最优。他必须有长远眼光,这样才会知道要在长远任务和短期任务之间做平衡(架构师才能在不同的技术方案做出更合理的选择)。

我也发现,鲜有组织会考虑让员工自行选择任务。让员工自行选择任务,我个人总结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:

  • 找出信任他的理由:小心(可能)没有能力完成,但是又主动要求接的员工。这种情况,不是说不好,而是一定要和他共同制定方案,确定阶段性里程碑。这样,你才有信任他的理由。
  • 检验他的方案:让主动的员工在所有人面前或者和你一对一地阐述自己的解决方案

小结

以上是卓越管理的两条技巧。看似简单,其实不易。比如在有些组织,根本上就没有“分享的基因”,你谈指导,得到的只是不理解。而且,面对中国的国情(面子、关系……),你需要权衡各方的“面子”和权力,更不易。大家且行且珍惜。

我个人作为一个组织的设计者来看这些“技巧”是有原因的。因为我觉得很多问题,并不是个人问题,而是组织设计的问题。


Last modified on 2018-02-19